100年度防災示範社區:新莊區立基里
- 由新北市新莊區立基里社區幹部、里長及居民參與。
- 防災社區工作團隊組成,參與防災社區的營造會議,配合團隊及學者調查社區現有資源及演訓教育措施等相關活動。
- 召開、配合社區編組人員會議、防救災啟蒙啟動活動、工作坊設置,幫忙配合宣傳及活動代辦事宜等。
- 籌組社區防救災組織,社區災害環境診斷,災害潛勢的掌握,脆弱度與弱勢族群的調查,建置社區防救災資料庫,防救災議題與對策。
- 規社區防救災、救護訓練及演習,社區說明與溝通會議,撰寫社區防災計畫,永續推動方案。
執行防災社區方法與項目
(一) 主要辦理活動內容
為達到建立防災社區概念及擾動社區之目的,本團隊藉由「防災社區說明會」、「啟蒙起動活動」、「社區工作坊」、「防災社區初步成果展示」等共四個階段來進行防災社區的扎根基礎。
(二) 防災社區說明會
在進行各個活動之前,對社區主要委員幹部與相關人士,先做認識,並且對本計畫未來的活動時間、內容、方式與目的等事項做事前溝通協調,以順利進行未來彼此合作機制。藉此使後續活動更為順利,並且希望能運用彼此的相互了解,增加計畫達成的效果。
(三) 啟蒙啟動活動
透過啟蒙起動的活動,使居民對各種災害有初步的了解,以淺顯易懂的文字或示意圖,將複雜的專業知識或防救災資訊,轉換成居民容易吸收的常識,並且用居民較為親近與生動的方式,讓居民對於社區所面臨的災害有基本的了解。並傳達防災社區的重要性,希望藉此建立民眾的防災意識,與參與意願,助於推動後續各樣相關的防災社區活動。
(四) 社區工作坊
利用與民眾實地勘查現況,讓居民了解周遭環境的重要,並且透過小組討論,在輕鬆的氣氛下,凝聚共識、整合意見、擬訂具體的行動方案,讓民眾自發性的關心社區環境安全議題,並體會透過社區與自身力量具有解決問題的可能性。
(五) 防災社區初步成果說明
整合階段性的計畫成果,預計完成:資料庫建置、社區防災地圖、模型的製作與簡報呈現,讓民眾了解初步的防災社區成果,以促進未來防災社區的推動與進行。
為達到建立防災社區概念及擾動社區之目的,本團隊藉由「防災社區說明會」、「啟蒙起動活動」、「社區工作坊」、「防災社區初步成果展示」等共四個階段來進行防災社區的扎根基礎。
(二) 防災社區說明會
在進行各個活動之前,對社區主要委員幹部與相關人士,先做認識,並且對本計畫未來的活動時間、內容、方式與目的等事項做事前溝通協調,以順利進行未來彼此合作機制。藉此使後續活動更為順利,並且希望能運用彼此的相互了解,增加計畫達成的效果。
(三) 啟蒙啟動活動
透過啟蒙起動的活動,使居民對各種災害有初步的了解,以淺顯易懂的文字或示意圖,將複雜的專業知識或防救災資訊,轉換成居民容易吸收的常識,並且用居民較為親近與生動的方式,讓居民對於社區所面臨的災害有基本的了解。並傳達防災社區的重要性,希望藉此建立民眾的防災意識,與參與意願,助於推動後續各樣相關的防災社區活動。
(四) 社區工作坊
利用與民眾實地勘查現況,讓居民了解周遭環境的重要,並且透過小組討論,在輕鬆的氣氛下,凝聚共識、整合意見、擬訂具體的行動方案,讓民眾自發性的關心社區環境安全議題,並體會透過社區與自身力量具有解決問題的可能性。
(五) 防災社區初步成果說明
整合階段性的計畫成果,預計完成:資料庫建置、社區防災地圖、模型的製作與簡報呈現,讓民眾了解初步的防災社區成果,以促進未來防災社區的推動與進行。
防災社區操作執行方式
防災社區主要執行項目包括社區防災概念啟蒙啟動、社區環境現況調查、對策討論、防災社區組織建立、社區災害防救計畫研擬、社區說明與溝通、模型製作、防救災地圖繪製、資料庫建置、工作坊活動、防災社區活動初步成果說明等,各項目的操作流程如下表所示。
防災社區操作規劃項目一覽表
防災社區操作規劃項目一覽表
項目 | 名稱 | 規劃內容 | 辦理時間 |
---|---|---|---|
1 | 研擬防災社區推動方式 | 社區遴選方式之建立、防災社區示範操作方法的試行,及研擬社區防災考評機制,規劃合適之推動方法,以利於防災社區的推動 | 5月10日 |
2 | 防災社區工作團隊組成與指導會議 | 召集學者專家、社區幹部共同商討防災社區推動相關事項,並籌組推動防災社區之工作團隊。 | 6月16日 |
3 | 防災社區的啟動與啟蒙 | 介紹國內外防災社區案例,說明防災社區的內涵、防災社區的推動模式與操作方法等,並分組討論適合當地社區的防救災活動。講授社區健康與安全等相關內容,並與民眾討論社區的概況,使其認識社區環境與災害的關係。 | 7月8日 |
4 | 規劃參訪行程 | 結合防災社區活動,進行防災館與氣象局的參訪及學習,提昇民眾參與活動的興趣並加深社區防災之概念。 | 9月2日 |
5 | 社區防救災資料庫建置 | 說明災害經驗的重要性,並基於社區民眾災害經驗之問卷調查結果,由專家與民眾共同商討社區曾經發生過的災害與相關議題。說明災害弱勢族群對於災害間的關係,並分組進行社區內獨居老人、幼童、行動不便等弱勢族群調查,以協助社區民眾找出社區內的災害弱勢族群,建立社區弱勢族群清單。說明防救災資源在防救災過程中的重要性,並分組進行社區內防救災設施、設備、專業人才的調查,以協助民眾調查社區內的防救災資源,建立社區防救災資源清單。 | 8月5日 |
6 | 社區災害環境診斷 | 說明災害發生之原因,以及環境安全的檢測方法。以分組作業的方式,由專家與社區民眾實際勘查社區內環境,找出較危險與較安全的區域,並分析易致災因子。之後,在專家的協助下,由居民彙整災害環境踏勘過程中所記錄的議題與照片,繪製成為社區環境診斷地圖。 | 8月19日 |
7 | 防救災議題與對策研擬 | 以分組作業的方式,在專家的協助之下,由社區民眾根據災害環境診斷結果,分析、整理社區的防救災議題,並討論其解決對策。說明疏散避難的時機、避難據點與疏散動線的選定原則。之後由專家的協助下,針對社區之災害類型與地理環境特性,分組討論並進行疏散避難規劃。 | 8月26日 |
8 | 社區防救災組織建立 | 介紹國內外社區防救災組織案例。整合社區內相關之防救災組織,並根據先前調查與討論的結果,規劃社區防救災組織任務分工與組織架構。 | 8月5日 |
9 | 社區防災計畫研擬 | 將社區內易致災的區域、弱勢族群與防救災資源分布位置、疏散路徑與避難點等相關資訊標明在社區地圖上,繪製成社區防災地圖。在一系列課程講授與工作坊操作後,藉由社區居民共同參與方式提出適合社區的防災計畫,以建立社區推動防災之程序、人力編組等機制,並建議社區與地方政府公部門、消防單位之互助、防災網絡系統或模式,協助社區建立社區防災態勢。 | 7月~10月 |
10 | 社區防救災、救護訓練與演習 | 視當地社區之特性與需求,安排救災救護等操作訓練課程,之後並依據社區之實際狀況,進行災害情境模擬與演練。 | 8月11日 |
11 | 社區說明與溝通會議 | 整合講授課程、社區環境調查與防災演習之結果,進行防災社區推動過程之檢討與溝通,落實強化防災社區之功用。 | 9月~10月 |
12 | 辦理社區防災工作成果發表 | 針對位於高危險潛勢區域之社區辦理社區防災工作之講習,激發公部門與市民建立防災共識,提昇社區防災與減災能力。相關成果資料利用各種方式呈現,藉此宣達推動社區防災工作之效益,提昇社區參與及持續推動之意願與動力。 | 10月23日 |
防災社區工作項目辦理記錄
以下是此次新莊立基里防災社區工作的各個項目及概略說明。
防災社區說明會
針對社區主要幹部與相關人士進行交流與認識,並對本計畫未來的活動時間、內容、方式與目的等溝通協調,以順利進行未來彼此合作機制。藉此使後續活動更為順利,並且希望能運用彼此的相互了解,增加計畫達成的效果。
建立防救災社區組織
掌握社區現有組織,並著手規劃社區防救災組織架構,將先前整理出來的社區防救災任務依照其性質進行分類,再依照社區的性質進行組織架構的調整。此外,亦可進行社區防救災專業人才調查,並依據調查的結果來招募組員。此組織可以利用社區內既有的組織加以調整,也可另外再行成立;由於社區是一體的,因此不應完全獨立於社區原有組織之外,應與社區內其他的組織或社團有所互動。
辦理啟動啟蒙活動
在7月8日由協力團隊至社區辦理啟蒙啟動,透過啟動與啟蒙活動,向社區居民說明防災社區的概念與意涵,使其初步瞭解防災社區所推動的工作項目內容為何,並藉此提升其防災意識,凝聚社區形成共識,有助於後續各項工作推動。
辦理消防技能訓練
在8月12日透過消防局與協力團隊邀請消防分隊與公所人員,前往社區辦理消防技能訓練,內容包括認識CPR心肺復甦術的教學與使用時機、搶救案例分享、居民與消防隊員實際操作,藉此提升居民在救災方面的能力。
防災社區工作坊
在8月21及26日辦理防災社區工作坊,主要藉由協力團隊與立基里合作,建立社區防救災基礎資料,並連同社區居民至社區內部及外部環境進行踏勘,幫助立基里提升防救災之重要性,工作內容包括居家安全檢視簡報、工作坊簡報、社區環境實地踏勘、社區課題討論及分享、製作潛勢地圖、對策討論與居民分享。
課題與對策彙整
在防災社區工作坊之後,將其中所掌握的課題與對策進行彙整,藉此釐清問題,並能夠進一步思考解決之道,立基里所面臨的課題大致上可分為火災、颱洪災害、地震災害等三種災害類型的課題。
辦理防災社區參訪
為社區間的交流與經驗分享,進而喚起居民災時的互助與自助意識。除了強調社區自我防災能力建立外,亦需要由上而下的策略計畫協助推動,因此政府扮演推手的角色,逐漸影響社區居民提升災害意識。參訪社區主要了解相關防災社區操作之案例,從中學習相關經驗外,也以實地觀察體驗環境來提高社區交流的互動機會與空間,故於9月2日辦理學習專業知識的一日參訪,參訪地點包括交通部中央氣象局與臺北市內湖防災科學教育館。
立基里防災示範社區成果發表暨綜合演練
在推動防災社區時,實施相關踏勘及教育訓練等活動,辦理成果發表暨綜合演練,結合社區防救災體系,整合社區內、外資源,激發社區居民確實建立「自救而後人救」的觀念,以提升社區防救災組織災害緊急應變之能力,並發揮整體性、持續性救災功能,建立永續防災家園,故辦理防災示範社區成果發表暨綜合演練,經3次預演在10月23日假新莊區中港國小辦理,參與單位與人員包括,社區巡守隊、里長及居民、中港國小、消防局(含分隊、中隊與大隊)、新莊區公所、新莊區衛生所及協力團隊,其中辦理防救災演練,項目有疏散避難、收容安置、震後火災滅火、醫護包紮、緊急就醫等,另外為了加強宣導以提升鄰近社區對於防救災的相關認知,也辦理了闖關遊戲,包括滅火器使用學習、濃煙體驗、CPR教學、消防常識宣導等。
防災社區說明會
針對社區主要幹部與相關人士進行交流與認識,並對本計畫未來的活動時間、內容、方式與目的等溝通協調,以順利進行未來彼此合作機制。藉此使後續活動更為順利,並且希望能運用彼此的相互了解,增加計畫達成的效果。
建立防救災社區組織
掌握社區現有組織,並著手規劃社區防救災組織架構,將先前整理出來的社區防救災任務依照其性質進行分類,再依照社區的性質進行組織架構的調整。此外,亦可進行社區防救災專業人才調查,並依據調查的結果來招募組員。此組織可以利用社區內既有的組織加以調整,也可另外再行成立;由於社區是一體的,因此不應完全獨立於社區原有組織之外,應與社區內其他的組織或社團有所互動。
辦理啟動啟蒙活動
在7月8日由協力團隊至社區辦理啟蒙啟動,透過啟動與啟蒙活動,向社區居民說明防災社區的概念與意涵,使其初步瞭解防災社區所推動的工作項目內容為何,並藉此提升其防災意識,凝聚社區形成共識,有助於後續各項工作推動。
辦理消防技能訓練
在8月12日透過消防局與協力團隊邀請消防分隊與公所人員,前往社區辦理消防技能訓練,內容包括認識CPR心肺復甦術的教學與使用時機、搶救案例分享、居民與消防隊員實際操作,藉此提升居民在救災方面的能力。
防災社區工作坊
在8月21及26日辦理防災社區工作坊,主要藉由協力團隊與立基里合作,建立社區防救災基礎資料,並連同社區居民至社區內部及外部環境進行踏勘,幫助立基里提升防救災之重要性,工作內容包括居家安全檢視簡報、工作坊簡報、社區環境實地踏勘、社區課題討論及分享、製作潛勢地圖、對策討論與居民分享。
課題與對策彙整
在防災社區工作坊之後,將其中所掌握的課題與對策進行彙整,藉此釐清問題,並能夠進一步思考解決之道,立基里所面臨的課題大致上可分為火災、颱洪災害、地震災害等三種災害類型的課題。
辦理防災社區參訪
為社區間的交流與經驗分享,進而喚起居民災時的互助與自助意識。除了強調社區自我防災能力建立外,亦需要由上而下的策略計畫協助推動,因此政府扮演推手的角色,逐漸影響社區居民提升災害意識。參訪社區主要了解相關防災社區操作之案例,從中學習相關經驗外,也以實地觀察體驗環境來提高社區交流的互動機會與空間,故於9月2日辦理學習專業知識的一日參訪,參訪地點包括交通部中央氣象局與臺北市內湖防災科學教育館。
立基里防災示範社區成果發表暨綜合演練
在推動防災社區時,實施相關踏勘及教育訓練等活動,辦理成果發表暨綜合演練,結合社區防救災體系,整合社區內、外資源,激發社區居民確實建立「自救而後人救」的觀念,以提升社區防救災組織災害緊急應變之能力,並發揮整體性、持續性救災功能,建立永續防災家園,故辦理防災示範社區成果發表暨綜合演練,經3次預演在10月23日假新莊區中港國小辦理,參與單位與人員包括,社區巡守隊、里長及居民、中港國小、消防局(含分隊、中隊與大隊)、新莊區公所、新莊區衛生所及協力團隊,其中辦理防救災演練,項目有疏散避難、收容安置、震後火災滅火、醫護包紮、緊急就醫等,另外為了加強宣導以提升鄰近社區對於防救災的相關認知,也辦理了闖關遊戲,包括滅火器使用學習、濃煙體驗、CPR教學、消防常識宣導等。
防災社區執行與建議
在災害發生時,第一時間能自救或是由鄰近的居民給予幫助,是防災社區推動的重要目的,讓居民自身建立基礎的防災知識,最重要的是能凝聚社區意識,讓每個人關心社區,使社區朝永續發展。
防災工作執行以公部門為主力,採由上至下方式執行,在大規模災害來臨考驗後發現,其體制無法顧及所有的人之生命財產安全。除了檢討體制運作是必要作為外,將防災相關概念落實至社區,建立「由下到上」的觀念,由社區自發性的組成有受過基本防救災知識的防救災組織,建立有系統的社區防災計畫,也變成推動防救災工作重要環節。
本團隊協助規劃新莊區立基里之防災社區操作,各階段活動皆順利完成。藉相關活動辦理讓社區居民了解防災社區的重要性與其目的,接著透過工作坊方式帶領社區居民主動發現自我社區的課題並提出對策。同時,將防救災概念導入社區組織中,使居民了解救災設備的資料庫建置與防災地圖的重要性,進而將防災社區的基礎紮根,期望未來在第三部門退出社區時,社區依然能自發性的使防災社區延續並持續推動,並建議新北市持續補助與支持防災社區工作。
防災工作執行以公部門為主力,採由上至下方式執行,在大規模災害來臨考驗後發現,其體制無法顧及所有的人之生命財產安全。除了檢討體制運作是必要作為外,將防災相關概念落實至社區,建立「由下到上」的觀念,由社區自發性的組成有受過基本防救災知識的防救災組織,建立有系統的社區防災計畫,也變成推動防救災工作重要環節。
本團隊協助規劃新莊區立基里之防災社區操作,各階段活動皆順利完成。藉相關活動辦理讓社區居民了解防災社區的重要性與其目的,接著透過工作坊方式帶領社區居民主動發現自我社區的課題並提出對策。同時,將防救災概念導入社區組織中,使居民了解救災設備的資料庫建置與防災地圖的重要性,進而將防災社區的基礎紮根,期望未來在第三部門退出社區時,社區依然能自發性的使防災社區延續並持續推動,並建議新北市持續補助與支持防災社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