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年度防災示範社區:瑞芳區侯硐
項目 | 名稱 | 內容 | 辦理時間 |
---|---|---|---|
1 | 防災社區說明及指導會議 | 召集學者專家、社區幹部共同商討防災社區推動相關事項,並籌組推動防災社區之工作團隊,向社區民眾說明防災社區理念與內涵。 | 101年5月20日(日) |
2 | 防災社區之營造(啟蒙啟動) | 1.介紹國內外防災社區案例,說明防災社區的內涵、防災社區的推動模式與操作方法等,並分組討論適合當地社區的防救災活動。 2.講授社區健康與安全等相關內容,並與民眾討論社區的概況,使其認識社區環境與災害的關係。 |
101年6月16日(六) |
3 | 社區防救災、救護訓練 | 邀請消防局或消防分隊進行醫療救護CPR訓練暨水上救生、防火、防災避難逃生教育講授及模擬操作訓練 | 101年7月6日(五) |
4 | 社區災害環境診斷 | 說明災害發生之原因,以及環境安全的檢測方法。以分組作業的方式,由專家與社區民眾實際勘查社區內環境,找出較危險與較安全的區域,並分析易致災因子。之後,在專家的協助下,由居民彙整災害環境踏勘過程中所記錄的議題與照片,繪製成為社區環境診斷地圖。 | 101年7月14日(六) |
防救災議題與對策研擬 | 1.以分組作業的方式,在專家的協助之下,由社區民眾根據災害環境診斷結果,分析、整理社區的防救災議題,並討論其解決對策。 2.說明疏散避難的時機、避難據點與疏散動線的選定原則。之後,再專家的協助下,針對社區之災害類型與地理環境特性,分組討論並進行疏散避難規劃。 |
||
5 | 社區防救災資料庫建置 | 1.說明災害經驗的重要性,並基於社區民眾災害經驗之問卷調查結果,由專家與民眾共同商討社區曾經發生過的災害與相關議題。 2.說明災害弱勢族群對於災害間的關係,並分組進行社區內獨居老人、幼童、行動不便等弱勢族群調查,以協助社區民眾找出社區內的災害弱勢族群,建立社區弱勢族群清單。3.說明防救災資源在防救災過程中的重要性,並分組進行社區內防救災設施、設備、專業人才的調查,以協助民眾調查社區內的防救災資源,建立社區防救災資源清單。 |
101年7月28日(六) |
6 | 社區防災計畫研擬 | 1.將社區內易致災的區域、弱勢族群與防救災資源分布位置、疏散路徑與避難點等相關資訊標明在社區地圖上,繪製成社區防災地圖。 2.在一系列課程講授與工作坊操作後,藉由社區居民共同參與方式提出適合社區的防災計畫,以建立社區推動防災之程序、人力編組等機制,並建議社區與地方公部門、消防單位之互助、防災網絡系統或模式,協助社區建立社區防災態勢。 |
101年7月28日(六) |
7 | 社區防救災組織建立 | 介紹國內外社區防救災組織案例。整合社區內相關之防救災組織,並根據先前調查與討論的結果,規劃社區防救災組織任務分工與組織架構。 | 101年7月28日(六) |
8 | 防災社區訪視 | 結合防災社區活動之進行,針對過去有推動防災社區活動之社區進行參觀與經驗學習,以提昇民眾參與活動的興趣並加深社區防災之概念。(參訪地點為二選一:臺北市氣象局或防災教育館;宜蘭縣蘇北社區) | 101年8月11日(六) |
9 | 防災社區成果驗收 | 整理防災社區各活動階段性成果。 | 101年8月26日(日) |
(二)防災社區說明及指導會議
召集學者專家、社區幹部共同商討防災社區推動相關事項,並籌組推動防災社區之工作團隊,向里長說明防災社區理念與內涵。於5月20日在猴硐里里長辦公室,與趙木里長進行指導會議說明,趙木里長認為應將三個里聯合舉辦防災社區,弓橋里、光復里、侯硐里三里稱為侯硐地區,因後來行政區域劃分而切分為三里,地理環境與人口結構相似,因此擴大聯合三里(弓橋里、光復里、侯硐里)進行防災社區工作計畫之培訓。
瑞芳區侯硐地區聯合防災工作培訓工作項目
召集學者專家、社區幹部共同商討防災社區推動相關事項,並籌組推動防災社區之工作團隊,向里長說明防災社區理念與內涵。於5月20日在猴硐里里長辦公室,與趙木里長進行指導會議說明,趙木里長認為應將三個里聯合舉辦防災社區,弓橋里、光復里、侯硐里三里稱為侯硐地區,因後來行政區域劃分而切分為三里,地理環境與人口結構相似,因此擴大聯合三里(弓橋里、光復里、侯硐里)進行防災社區工作計畫之培訓。
瑞芳區侯硐地區聯合防災工作培訓工作項目
場次 | 課程名稱 | 瑞芳區侯硐里 | 地點 |
---|---|---|---|
1 | 召開防災社區說明及指導會議 | 2012/05/20(六下午) | 侯硐里里長辦公室 |
2 | 防災社區之營造 | 2012/06/16(六下午) | 介壽堂 |
3 | 社區防救災訓練 | 2012/07/06(五晚上) | 介壽堂 |
4 | 社區災害環境診斷及防災議題與對策 | 2012/07/14(六下午) | 介壽堂 |
5 | 社區防救災資料庫建置及防災社區工作研擬 | 2012/07/28(六下午) | 介壽堂 |
6 | 防災社區參訪 | 2012/08/11(六全天) | -- |
7 | 成果驗收 | 2012/08/26(日全天) | 侯硐國小 |
(三)環境踏勘
為了解侯硐地區(弓橋里、光復里、侯硐里)之基本環境與災害潛勢,於6月1日下午由三里里長及瑞芳區公所承辦人,帶領莊睦雄副教授及技師團隊進行實地環境踏勘,更深入了解當地環境,由於瑞芳區侯硐地區位於山坡地帶,主要災害為坡地災害(如土石流)。
侯硐國小(舊)
於2001年象神颱風所帶來之豐沛雨量造成當時位於弓橋里的侯硐國小(舊)極大損傷。以下舊侯硐國小旁目前整治情形
為了解侯硐地區(弓橋里、光復里、侯硐里)之基本環境與災害潛勢,於6月1日下午由三里里長及瑞芳區公所承辦人,帶領莊睦雄副教授及技師團隊進行實地環境踏勘,更深入了解當地環境,由於瑞芳區侯硐地區位於山坡地帶,主要災害為坡地災害(如土石流)。
侯硐國小(舊)
於2001年象神颱風所帶來之豐沛雨量造成當時位於弓橋里的侯硐國小(舊)極大損傷。以下舊侯硐國小旁目前整治情形
淡蘭橋(梳子壩)
弓橋里的淡蘭橋旁興建之梳子壩,在河道上佈滿雜草,此有助於緩衝山上所帶下來之泥沙或土石,以減緩沖刷至下游的速度。
弓橋里的淡蘭橋旁興建之梳子壩,在河道上佈滿雜草,此有助於緩衝山上所帶下來之泥沙或土石,以減緩沖刷至下游的速度。
猴硐派出所
弓橋里的猴硐派出所對面有垃圾、雜物堆放,此處若不清理,可能因人為煙蒂亂丟而引發人為縱火。
弓橋里的猴硐派出所對面有垃圾、雜物堆放,此處若不清理,可能因人為煙蒂亂丟而引發人為縱火。
瑞三介壽堂
侯硐里(瑞三介壽堂附近)之溝渠內佈滿雜草,應定期清理雜草避免大雨挾帶土石無法順利排出而造成阻塞,導致水位溢出或上游形成堰塞湖。
侯硐里(瑞三介壽堂附近)之溝渠內佈滿雜草,應定期清理雜草避免大雨挾帶土石無法順利排出而造成阻塞,導致水位溢出或上游形成堰塞湖。
柴寮路391號附近
光復里柴寮路391號附近有土石流潛勢溪流經過,經過現場踏勘,發現部分道路已出現裂痕,並已被修補的痕跡。住宅後方則有土石崩塌之危險。另外,溪溝有些阻礙物,若不移除則可能造成淹水、阻塞等狀況。
光復里柴寮路391號附近有土石流潛勢溪流經過,經過現場踏勘,發現部分道路已出現裂痕,並已被修補的痕跡。住宅後方則有土石崩塌之危險。另外,溪溝有些阻礙物,若不移除則可能造成淹水、阻塞等狀況。
(四)辦理啟蒙啟動活動
在6月16日由協力團隊至瑞芳區侯硐地區瑞三介壽堂舉辦「瑞芳區侯硐地區聯合防災工作培訓-啟蒙啟動」。
透過啟動與啟蒙活動,向社區居民說明防災社區的概念與意涵,使其初步瞭解防災社區所推動的工作項目內容為何,並藉此提升其防災意識,凝聚社區形成共識,有助於後續各項工作推動。
在6月16日由協力團隊至瑞芳區侯硐地區瑞三介壽堂舉辦「瑞芳區侯硐地區聯合防災工作培訓-啟蒙啟動」。
透過啟動與啟蒙活動,向社區居民說明防災社區的概念與意涵,使其初步瞭解防災社區所推動的工作項目內容為何,並藉此提升其防災意識,凝聚社區形成共識,有助於後續各項工作推動。
另外,透過啟動與啟蒙活動,將6月1日環境踏勘之照片用簡報向里民報告,並針對環境議題進行分析與說明。
(五)猴硐地區災害環境診斷(工作坊)
在7月14日由協力團隊至瑞芳區猴硐地區瑞三介壽堂舉辦「瑞芳區猴硐地區聯合防災工作培訓-工作坊」。
透過工作坊活動,讓里民從環境中發掘災害潛在問題及環境議題,並將發掘的問題與環境議題點,以紅色標籤標示在地圖上、便條紙在旁附註說明,並將現場拍攝的照片一併附在地圖上,可讓里民清楚了解每個議題點之環境問題。
在7月14日由協力團隊至瑞芳區猴硐地區瑞三介壽堂舉辦「瑞芳區猴硐地區聯合防災工作培訓-工作坊」。
透過工作坊活動,讓里民從環境中發掘災害潛在問題及環境議題,並將發掘的問題與環境議題點,以紅色標籤標示在地圖上、便條紙在旁附註說明,並將現場拍攝的照片一併附在地圖上,可讓里民清楚了解每個議題點之環境問題。

工作坊簡報中,將里民分為三組(猴硐組、弓橋組及光復組)進行環境踏勘。
(六)猴硐地區資料庫建置及防災計畫研擬
1.防災議題與對策研擬
在7月28日由協力團隊至瑞芳區猴硐地區瑞三介壽堂舉辦防災議題與對策研擬。
延續上次猴硐地區環境診所地圖之製作後,將相關發掘之環境議題進行討論及對策研擬,並分為個人、社區及政府可執行之工作項目。
1.防災議題與對策研擬
在7月28日由協力團隊至瑞芳區猴硐地區瑞三介壽堂舉辦防災議題與對策研擬。
延續上次猴硐地區環境診所地圖之製作後,將相關發掘之環境議題進行討論及對策研擬,並分為個人、社區及政府可執行之工作項目。

2.猴硐地區防災計畫研擬
延續防災議題及對策,將各項對策進行短、中長期之防災計畫,並由里民規劃出各項災害議題之推動項目與計畫。
3.猴硐地區防災編組與資料庫調查
建置猴硐地區(猴硐里、弓橋里、光復里)之巡視預警組、整備搶救組、通報疏散組、關懷醫護組及行政後勤組。
編訂因地制宜的防救災組織架構需考量下列兩點因素,分別為「任務分工」:根據社區部分的防救災對策來決定各組的工作項目;及「民眾專 長」:考量猴硐地區里民的防救災專長、住家分布等進行組織架構的調整。由防救災組織示意圖所示,根據任務分工將新的社區防救災組織分作下列五個組別,且其各組別在平時任務及災時任務時應負責之項目:
巡視預警組
以具有基本災害認知者為優先,組員須了解社區環境,任務平時為巡邏社區,災時加強巡查危險地點,監控預警為主。
整備搶救組
以對設備設施有概念之年輕力壯者為佳,任務為平時設施設備保養、管理,災時進行搶救作業。
通報疏散組
以熟悉社區環境者為優先,平日以防救災規劃宣導為主,災時進行危險地區之民眾疏散,並向相關防救災單位通報災情。
關懷救護組
以具有基本救護技巧為優先,任務為平時關懷社區弱勢人口,災時進行緊急醫療救護。
行政後勤支援
組員需具備良好協調能力及溝通協調能力,平時任務為教育順練規劃;災時任務為物資調度與各組狀況彙整集相關單位之協調作業。
防救災組織任務表
延續防災議題及對策,將各項對策進行短、中長期之防災計畫,並由里民規劃出各項災害議題之推動項目與計畫。
3.猴硐地區防災編組與資料庫調查
建置猴硐地區(猴硐里、弓橋里、光復里)之巡視預警組、整備搶救組、通報疏散組、關懷醫護組及行政後勤組。
編訂因地制宜的防救災組織架構需考量下列兩點因素,分別為「任務分工」:根據社區部分的防救災對策來決定各組的工作項目;及「民眾專 長」:考量猴硐地區里民的防救災專長、住家分布等進行組織架構的調整。由防救災組織示意圖所示,根據任務分工將新的社區防救災組織分作下列五個組別,且其各組別在平時任務及災時任務時應負責之項目:
巡視預警組
以具有基本災害認知者為優先,組員須了解社區環境,任務平時為巡邏社區,災時加強巡查危險地點,監控預警為主。
整備搶救組
以對設備設施有概念之年輕力壯者為佳,任務為平時設施設備保養、管理,災時進行搶救作業。
通報疏散組
以熟悉社區環境者為優先,平日以防救災規劃宣導為主,災時進行危險地區之民眾疏散,並向相關防救災單位通報災情。
關懷救護組
以具有基本救護技巧為優先,任務為平時關懷社區弱勢人口,災時進行緊急醫療救護。
行政後勤支援
組員需具備良好協調能力及溝通協調能力,平時任務為教育順練規劃;災時任務為物資調度與各組狀況彙整集相關單位之協調作業。
防救災組織任務表
編組 | 平時任務 | 災時任務 |
---|---|---|
巡視 預警組 |
平時的巡邏檢查工作。 定期清除排水道內之阻塞物。 組織訓練,強化組員對社區環境的熟悉度和確保防災工程設施的機能。 |
負責社區災害發生時情況的掌握、預警以及事故發生後的社區巡邏警戒。掌握災區的各項動態資料與狀況,並回報。 |
整備 搶救組 |
訓練居民逃生避難的能力 應定期維修及檢查社區內的公共及救災設備,並且整理大型機具設備資料 |
負責聯絡消防隊來搶救受困民眾。 負責找人支援來協助救援,使傷亡程度降至最低。 |
通報 疏散組 |
避難收容據點管理和緊急物資存放。 掌握社區內人口組成和特殊疾病人群。 社區人力資源整合和調度。 |
負責社區民眾的疏散和強制撤離。 負責救濟物資的發放。 |
關懷 救護組 |
平時應管理及準備緊急救護之器材。 包括擔架、醫藥箱等相關醫療器材,並列冊管理。 掌握並了解社區內脆弱人口分佈情形,以便在災害發生時能夠先於搶救。 持續每年一次定期舉辦演習,推廣及訓練社區居民緊急救護之相關知識。 |
給予受災居民之緊急醫療救援,而後負責運送至醫療單位之事宜。 派遣部份人員引導公部門醫護團隊進入社區,並協助收容組醫療受傷居民。 於災後給予居民心理輔導,及情緒之穩定。 |
行政後勤組 | 社區內主要通訊設備強化。 掌握了解社區人口狀況、民生物資供應業者資料。 推估災時,所需食物、飲用水、藥品醫材及生活必需用品種類、數量。 儲備地點適宜性、儲備方式完善性之檢討。管理及整合救災物資。 |
由物資小組來負責發放糧食,並審核分配其他組織所需的物資。 主要通訊設備確保,採取有效通訊管制措施,妥善分配通訊資源。 協助政府公部門物資的調度及發放。接聽各組織情況通報,通報給指揮官。 |
活動過程
課題對策探討
防災計畫研擬
(七)防救災資料庫建置
- 活動時間與地點
時間:民國101年7月28日下午2點至下午4點30分。
地點:新北市瑞芳區瑞三介壽堂。 - 參與人員
防救災資料庫建置活動參與人員列表
單位 | 名單 |
---|---|
猴硐地區(猴硐里、弓橋里、光復里) | 猴硐里里長趙木、弓橋里里長潘政信、光復里里長鄭萬清及社區居民約xx人 |
臺灣大學協力團隊 | 洪誌評教授、詹尚宏技師、游振棋技師助理:凃庭儀 |
政府單位 | 瑞芳區公所代表民政災防課課長、課員林麗雪 |
建置猴硐地區(猴硐里、弓橋里、光復里)之巡視預警組、整備搶救組、通報疏散組、關懷醫護組及行政後勤組。
猴硐地區資料庫建置
針對猴硐地區(猴硐里、弓橋里及光復里)建置以下資料:災害弱勢民眾、防救災專業人員、狹小巷弄及老舊建築物等資料。
(八) 猴硐地區暨猴硐國小聯合防災演練與成果展
於9月28日星期五,演練地點為猴硐國小,與國小師生聯合防災演練,此目的在於落實防災社區工作,藉由已實施相關研習及教育訓練活動,爰以辦理成果發表暨綜合演練,結合猴硐地區與猴硐國小的防救災體系,並整合內、外資源,激發里民確實建立「自救而後人救」的觀念,以提升里防救災組織災害緊急應變措施,並發揮整體性、持續性救災功能,建立永續防災家園。
猴硐地區資料庫建置
針對猴硐地區(猴硐里、弓橋里及光復里)建置以下資料:災害弱勢民眾、防救災專業人員、狹小巷弄及老舊建築物等資料。
(八) 猴硐地區暨猴硐國小聯合防災演練與成果展
於9月28日星期五,演練地點為猴硐國小,與國小師生聯合防災演練,此目的在於落實防災社區工作,藉由已實施相關研習及教育訓練活動,爰以辦理成果發表暨綜合演練,結合猴硐地區與猴硐國小的防救災體系,並整合內、外資源,激發里民確實建立「自救而後人救」的觀念,以提升里防救災組織災害緊急應變措施,並發揮整體性、持續性救災功能,建立永續防災家園。
